
近日不斷聽到港滙觸及弱方兌換保證7.85,金管局出手承接市場港元沽盤,令銀行體系結餘收縮…其實是甚麼一回事?
簡單而言,聯滙制度下港滙與美元掛鈎,金管局會維持每美元兌港元只可在7.75至7.85水平之間交易,如果大量錢出錢入香港,金管局會在強或弱方作港元交易,以維持滙率穩定。
機制運作上,以今次走資為例,市場沽港元直至港滙觸及7.85,金管局會承接港元沽盤,並將儲備的美元交予市場,故被稱之為「走資」。而現時金管局使用的資金為銀行體系結餘,即當年熱錢湧入後泊港的閒資,當結餘下降,港元貨幣基礎收縮,正常供求關係下會令港息上升,港滙的沽壓將因為利率上升而掉頭下降,甚至吸引市場再度買入港元。
金管局具有創造貨幣的能力,只要該局有足夠美元資產,就可以創造港元,而現時金管局旗下外滙基金資產值有4.19萬億元,儲備龐大。
現時銀行體系結餘有約1500億元,當該筆閒資走盡後,金管局仍可使用其龐大規模的外滙基金支持港滙。
文章轉載自: 香港經濟日報